儿童肚痛呕吐该怎么办

儿童肚痛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遵医嘱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儿童肚痛呕吐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感染、肠套叠、食物过敏、肠梗阻等原因引起。
儿童出现肚痛呕吐时,家长需暂停给予固体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可少量多次喂食米汤、稀释后的苹果汁等流质食物,有助于缓解胃肠不适。若呕吐频繁,应禁食4-6小时后再尝试喂食。避免食用油腻、生冷或高糖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加重症状。
家长需注意预防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散或淡盐水,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观察儿童尿量及精神状态,若出现尿量减少、哭时无泪、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不建议直接饮用大量白开水或含糖饮料,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
将温热毛巾敷于儿童腹部,温度控制在40℃以下,每次持续10-15分钟。热敷可帮助缓解肠痉挛引起的疼痛,但需避开进食后1小时内进行。若儿童出现抗拒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该方法仅适用于功能性腹痛,对器质性疾病无效。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性感染可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呕吐严重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但须严格按剂量服用。禁止家长自行给儿童服用止吐药或止痛药。
若儿童出现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呕血或胆汁样物、剧烈腹痛拒按、高热不退、意识模糊等症状,家长需立即送医。可能提示肠套叠、阑尾炎、肠梗阻等急腹症,需通过腹部超声或X线检查确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儿童肚痛呕吐期间,家长应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呕吐物性状、排便情况等信息供医生参考。恢复期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2-3天后再恢复正常饮食。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做好餐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日常培养儿童饭前洗手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物分开处理。若症状反复发作,建议完善过敏原检测或胃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