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间子宫收缩会怎样

月子期间子宫收缩是正常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下腹阵痛、恶露排出及子宫体积逐渐缩小。产后子宫收缩有助于止血和恢复孕前状态,通常持续2-6周,若伴随发热、恶露异味或剧烈疼痛需就医。
产后子宫收缩引起的下腹阵痛多为间歇性钝痛,哺乳时疼痛可能加重,这与催产素分泌促进宫缩有关。恶露初期呈鲜红色含血块,逐渐转为淡红色浆液状,最后变为白色粘液。子宫底高度每日下降1-2厘米,10-14天可降至骨盆内。部分产妇可能感到腰部酸胀,这与盆腔韧带复位有关。适度活动能促进宫缩,但需避免提重物或长时间站立。
异常情况包括宫缩痛超过产后3天仍无缓解,或疼痛程度严重影响休息。恶露量突然增多、颜色鲜红伴血块提示可能存在胎盘残留。体温超过38摄氏度合并恶露恶臭时,需警惕产褥感染。子宫压痛明显且恢复停滞可能涉及子宫复旧不全。极少数情况下宫缩乏力会导致产后大出血,需紧急医疗干预。
建议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勤换卫生巾。哺乳可刺激宫缩加速恢复,但疼痛明显时可热敷下腹部。注意观察恶露性状变化,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至少6周。如出现头晕、心悸或出血量多于月经高峰期,应立即就诊。均衡饮食补充铁和蛋白质,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盆底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