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起糜烂性胃炎

隆起糜烂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隆起性病变伴糜烂。该病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应激反应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饱胀感、反酸、恶心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细菌定植于胃黏膜后释放毒素,破坏胃黏膜屏障。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餐后加重等症状。治疗需采用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枸橼酸铋钾颗粒联合使用,根除细菌后炎症可逐渐缓解。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胃黏膜,导致糜烂性病变。这类患者常见空腹时上腹灼痛,可能伴黑便。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联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
胃十二指肠反流时,胆汁中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形成特征性的隆起糜烂灶。患者多表现为口苦、夜间上腹烧灼痛。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胆汁,配合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反流发生。
严重创伤、大手术等应激状态下,胃黏膜血流减少导致局部缺血,可能引发急性糜烂性胃炎。这类患者需密切监测呕血、黑便等出血征象,及时静脉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
长期进食辛辣刺激、过热食物或酗酒可能诱发慢性胃黏膜炎症。调整饮食习惯是基础治疗,建议选择小米粥、山药等温和食物,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必要时可短期使用硫糖铝口服混悬液保护胃黏膜。
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软烂面条等。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加重症状。若出现持续腹痛、呕血、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复查胃镜,排除恶性病变可能。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物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