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多久能好

急性胃肠炎一般3-7天能好,具体恢复时间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措施有关。
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症状较轻时,通常3-5天可自行缓解。主要表现为腹泻每日少于5次、低热或无发热、轻度腹痛。此阶段建议口服补液盐散Ⅲ预防脱水,避免进食油腻及高糖食物,选择米汤、馒头等低渣饮食。细菌性胃肠炎若未使用抗生素治疗,症状可能持续5-7天,常见于进食不洁食物后出现黏液便、明显腹痛,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确认病原体类型。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胃肠炎病程可能延长至7-10天,往往伴有慢性腹泻、体重下降等表现,需要规范驱虫治疗。对于出现持续高热、血便、脱水等重症患者,恢复时间可能超过7天,需住院接受静脉补液和抗感染治疗。老年人和婴幼儿因免疫力较弱,病程可能比成年人延长2-3天。
患病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注意观察尿量变化,每日排尿量不应少于800毫升。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平衡。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继续调理胃肠1-2周,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若腹泻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意识模糊、少尿等严重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进行电解质检查和病原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