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呕吐快速缓解方法

婴儿呕吐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减少单次喂养量、拍嗝、保持环境安静、补充水分等方式快速缓解。婴儿呕吐可能与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呼吸道感染、食物过敏、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
喂养时让婴儿保持头高脚低的半直立姿势,身体与地面呈30-45度角,避免平躺喂奶。哺乳后维持该姿势15-20分钟,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奶液反流。使用奶瓶喂养时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孔径,过大会导致流速过快。母乳喂养需确保婴儿正确含接乳晕,避免吸入过多空气。
将单次喂养量减少20%-30%,增加喂养频率至每2-2.5小时一次。过度喂养会使胃部扩张刺激呕吐反射,尤其对3个月以下胃容量小的婴儿更需注意。观察婴儿停止吸吮、扭头回避等饱腹信号,避免强迫进食。配方奶冲泡须按标准比例,过浓会加重胃肠负担。
每次喂养中途及结束后进行拍嗝,将婴儿竖抱靠于肩部,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持续3-5分钟。吞咽空气是诱发呕吐的常见原因,早产儿及唇腭裂婴儿更需加强拍嗝。若拍嗝后仍出现吐奶,可尝试坐位拍嗝法,用虎口托住婴儿下颌支撑头部。
喂养前后半小时避免剧烈活动或摇晃婴儿,换尿布等护理操作应在喂奶前完成。嘈杂环境会使婴儿兴奋或哭闹,导致腹压升高引发呕吐。喂养时关闭电视等声光刺激,母亲保持情绪平稳。肠绞痛婴儿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缓解不适。
呕吐后1小时内暂不喂食,之后每15分钟给予5-10毫升口服补液盐,观察无呕吐再逐渐增量。母乳喂养者可增加哺乳次数。避免直接饮用白开水或果汁,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若出现尿量减少、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日常需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及诱发因素,选择透气围兜防止颈部皮肤刺激。呕吐物带血丝、胆汁样物质或伴随发热、嗜睡时需急诊处理。6个月后添加辅食应从单一食材开始,排除食物过敏可能。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或伴有腹胀需排除肠梗阻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