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毛窦和藏毛囊肿的区别是什么呢

藏毛窦和藏毛囊肿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变性质和临床表现。藏毛窦是皮肤凹陷形成的窦道,常伴有感染和分泌物;藏毛囊肿是局部毛囊堵塞形成的囊性肿物,可能继发感染形成脓肿。两者均好发于骶尾部,但病因和治疗方法存在差异。
藏毛窦多与先天发育异常或局部皮肤反复摩擦刺激有关,窦道内常含有毛发和皮脂腺分泌物。藏毛囊肿主要因毛囊堵塞导致皮脂潴留形成囊腔,可能与久坐、肥胖或局部卫生不良等因素相关。两者均可因细菌感染加重症状。
藏毛窦表现为皮肤表面小凹坑或开口,深度可达数厘米,窦道内可见毛发团块。藏毛囊肿为皮下圆形囊性包块,直径多在1-3厘米,触之有波动感,继发感染时体积增大并伴红肿热痛。
藏毛窦常有间歇性脓性分泌物排出,可能反复发作蜂窝织炎。藏毛囊肿早期多无症状,感染后出现局部疼痛、压痛和发热,破溃后可能形成慢性窦道。两者急性感染期均可能伴随全身乏力等表现。
藏毛窦可通过探针检查明确窦道走向,超声或MRI有助于评估范围。藏毛囊肿通过触诊和超声即可确诊,复杂病例需行MRI鉴别是否合并窦道形成。两者均需排除结核性窦道或肛瘘等疾病。
无症状藏毛囊肿可观察,感染期需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控制炎症。藏毛窦多需手术切除窦道,常用术式包括窦道切除术或菱形皮瓣转移术。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促进愈合。
日常应注意骶尾部清洁,避免久坐和局部压迫。肥胖者需控制体重,毛发浓密者可定期剃除局部毛发。出现红肿热痛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挤压或挑破。术后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预防感染,定期复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