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导阻滞怎么回事

左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传导系统异常、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影响左束支传导功能。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活动后气促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CT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曲美他嗪片等药物改善血流灌注。
病毒感染后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可累及传导系统,常见于柯萨奇病毒感染后。多伴随发热、心悸等表现。急性期需检测心肌酶谱和心脏MRI。治疗包括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注射液等抗炎及营养心肌药物。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厚,可能压迫左束支传导通路。典型症状包括头晕、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监测动态血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治疗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呋塞米片等降压药物。
胚胎期传导系统发育缺陷可能导致左束支结构异常,部分患者幼年即可出现心电图改变。通常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运动耐量下降。诊断依赖心内电生理检查。无症状者无须治疗,严重传导障碍需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
洋地黄类药物过量或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可能抑制传导系统功能。患者多有心率减慢、视物模糊等表现。需立即停药并监测血药浓度。治疗包括活性炭吸附、地高辛抗体片段注射液等解毒措施。
左传导阻滞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盐饮食,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合并胸闷、晕厥等症状时需及时心内科就诊。未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可先观察,但需每3-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病情进展。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限制咖啡因摄入以减少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