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堵塞的危害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20次浏览

关键词: #动脉

下肢动脉堵塞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甚至截肢,主要危害包括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组织溃疡及坏疽等。下肢动脉堵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炎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1、间歇性跛行

下肢动脉堵塞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因肌肉缺血出现小腿或臀部疼痛,休息后可缓解。这与动脉狭窄导致的血流不足有关,患者可能伴随下肢发凉、麻木感。临床常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西洛他唑片、贝前列素钠片等药物改善循环,严重者需行球囊扩张术。

2、静息痛

病情进展后可能出现静息痛,表现为夜间下肢持续性疼痛,需下垂肢体缓解。此时动脉堵塞程度较重,皮肤可能出现苍白或发绀。治疗需联合使用盐酸沙格雷酯片、前列地尔注射液等血管扩张药物,必要时进行血管旁路移植术。

3、组织溃疡

长期缺血可导致下肢皮肤营养障碍,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常见于足趾或足跟部。溃疡易继发感染,需清创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并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控制感染,同时积极处理原发血管病变。

4、肢体坏疽

完全性动脉闭塞可能引发干性或湿性坏疽,表现为组织发黑、坏死,伴有恶臭。湿性坏疽需紧急手术清创,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干性坏疽可能需截肢以阻止坏死扩散。此阶段患者常合并全身炎症反应。

5、全身并发症

下肢动脉堵塞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长期缺血还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后遗症。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同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下肢动脉堵塞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30分钟步行锻炼以促进侧支循环形成。饮食需低盐低脂,增加深海鱼类和新鲜蔬菜摄入,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冬季注意肢体保暖,穿着宽松鞋袜避免摩擦损伤,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病情进展。出现足部伤口或疼痛加剧时须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