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颗粒的作用

小儿感冒颗粒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其主要成分通常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等,具有解热镇痛、抗过敏及清热解毒的作用。
小儿感冒颗粒中的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帮助降低体温并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适用于感冒初期出现的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9摄氏度。服药期间家长需监测儿童体温变化,避免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联用。
马来酸氯苯那敏作为抗组胺成分,可减轻过敏性鼻炎症状,减少鼻腔分泌物。对于感冒伴随的清水样鼻涕、频繁打喷嚏效果较好,但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家长需注意儿童服药后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是否出现口干或排尿困难。
部分配方添加的人工牛黄具有镇咳祛痰功效,能缓解感冒引发的干咳或痰液黏稠。对于支气管敏感导致的刺激性咳嗽,可配合拍背排痰护理。若咳嗽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黄绿色脓痰,家长应及时带患儿就医。
部分中成药配方的板蓝根、金银花等成分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可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在流行性感冒高发季节,早期服用有助于缩短病程。但需注意该药不能替代疫苗接种,重症流感仍需配合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治疗。
黄芪等补益类中药成分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促进感冒恢复。适用于体质较弱、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按疗程使用。服药期间应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
使用小儿感冒颗粒时,家长需严格按说明书剂量给药,3岁以下儿童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服药期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温水有助于药物代谢。若用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诊。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感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