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岁孩子发烧怎么处理

一周岁孩子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退热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烧通常由感染、疫苗接种、环境温度过高、脱水、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
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考虑配合其他降温措施。
发烧期间孩子胃肠功能较弱,建议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蔬菜泥。避免油腻、辛辣或高糖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若孩子食欲不振,无须强迫进食,但需保证水分摄入。
发烧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快,需少量多次喂温水、母乳或配方奶。观察排尿次数和尿量,若6小时内无排尿或尿量明显减少,可能存在脱水风险。可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但需按说明书或医嘱使用。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且孩子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给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严禁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的药物。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
若发烧持续超过24小时,体温超过39摄氏度,伴随精神萎靡、呕吐、皮疹、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3个月以下婴儿发烧无论体温高低均应就诊。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血常规检查,或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药物治疗潜在感染。
家长需密切监测孩子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保持居室通风,避免穿盖过多。发烧期间孩子可能烦躁哭闹,可适当安抚但避免过度包裹。退热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逐步恢复日常饮食。若反复发烧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复查,排除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日常注意增强孩子免疫力,按时接种疫苗,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