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急怎么治疗

泌尿外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0次浏览

关键词: #尿急

女性尿急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膀胱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尿急通常由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盆底肌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泌尿系统结石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水习惯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减少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这类饮品可能刺激膀胱黏膜,加重尿急症状。建议分次少量饮水,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有助于减少夜间尿频。

2、膀胱训练

通过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从每1小时排尿1次开始,逐步延长至每2-3小时排尿1次。排尿时采用放松姿势,避免用力排尿。可配合盆底肌收缩训练,排尿过程中尝试中断尿流2-3秒后再继续,每日重复10-15次,有助于增强膀胱控制能力。

3、药物治疗

细菌性尿路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使用索利那新片、托特罗定缓释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M受体拮抗剂。用药期间需注意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避免与葡萄柚汁同服。

4、物理治疗

盆底肌电刺激通过电极刺激盆底肌肉收缩,每周治疗2-3次,10-15次为1个疗程。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可视化盆底肌活动,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肌肉收缩方法。电磁刺激利用脉冲电磁场改善盆底血液循环,适合伴有盆腔疼痛的患者。

5、手术治疗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适用于膀胱颈梗阻患者,可降低排尿阻力。骶神经调节术通过植入脉冲发生器调节骶神经活动,适用于顽固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扩大术采用肠道组织扩大膀胱容量,适用于低顺应性膀胱导致的严重尿急尿频。

建议穿着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可适量食用蔓越莓、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盆底血液循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血尿、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