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致密化不全该怎么办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语暖心
0次浏览

心肌致密化不全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植入器械治疗、心脏移植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遗传因素、心肌发育异常、代谢紊乱、病毒感染、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每日摄入量约1-1.2克/公斤体重。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竞技性运动。严格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调整活动强度。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心肌耗氧,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改善心室重构,螺内酯片抗纤维化。出现血栓栓塞风险时可用华法林钠片,心衰急性发作时静脉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药物需定期评估肝肾功能,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

3、心脏康复训练

在三级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进行每周3次的心肺运动试验指导训练,包括功率自行车、弹力带抗阻等。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制定个性化方案,训练时维持心率在储备心率的40-70%,配合呼吸肌训练改善肺功能,疗程不少于12周。

4、植入器械治疗

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5%可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QRS波宽度大于130毫秒时植入CRT-D设备。严重心律失常者安装ICD,术后需每月检测设备参数。所有植入器械患者避免接触强磁场,定期更换电池,终生抗凝治疗。

5、心脏移植

终末期患者经多学科评估后列入移植名单,需符合肺动脉压小于35mmHg、无不可逆肺动脉高压等标准。术后使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剂,终身监测排斥反应,移植后5年存活率约70-80%。

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BNP。家庭自备电子血压计、血氧仪每日监测,记录出入量变化。避免感染诱发心衰,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保持情绪稳定,参加患者互助小组,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立即急诊。饮食采用低脂高纤维原则,控制每日液体摄入在1.5-2升,分6-8次少量饮用。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备好急救药物,确保居住环境无障碍物防跌倒。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