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吃奶呛到了怎么办

婴儿吃奶呛到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流量、拍嗝、观察呼吸、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呛奶通常由喂养姿势不当、奶嘴孔过大、吞咽不协调、胃食管反流、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喂养时保持婴儿头部高于身体呈30-45度角,避免平躺喂奶。母乳喂养时让婴儿完全含住乳晕,奶瓶喂养时奶嘴充满奶液防止吸入空气。喂奶后竖抱15-20分钟帮助胃部排空。
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型号,新生儿建议使用S号慢流量奶嘴。喂奶时倾斜奶瓶使奶液刚好覆盖奶嘴口,避免奶液流速过快。若母乳流速过急,可用手指轻压乳晕周围减缓喷乳反射。
每喂5-10毫升奶液后暂停喂养,将婴儿竖抱靠于肩部,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持续1-2分钟帮助排出胃内气体。拍嗝后观察婴儿无不适反应再继续喂养。
若呛奶后出现面色发绀、呼吸急促或暂停,立即将婴儿俯卧于前臂,头部低于胸部,用掌根快速叩击肩胛骨之间5次。清除口鼻分泌物后仍未缓解需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反复呛奶伴随体重增长缓慢、咳嗽、喘息可能提示胃食管反流病或喉软骨软化。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呛奶可能伴有发热、鼻塞症状,需医生听诊评估肺部情况,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药物治疗。
家长需记录呛奶发生时间、频率及伴随症状,喂奶前检查奶嘴是否破损,避免在婴儿哭闹或困倦时喂养。哺乳期母亲应减少洋葱、咖啡因等易胀气食物摄入。定期更换奶瓶奶嘴,使用后彻底消毒。若婴儿出现拒奶、呼吸费力等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