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牙周炎还是牙髓炎

牙周炎和牙髓炎可通过疼痛特征、病变部位及伴随症状进行区分。主要有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牙周袋形成、冷热刺激痛、自发痛夜间加重等典型表现。
牙周炎早期常见牙龈边缘红肿,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可能伴有口臭。病变局限于牙龈和牙周组织,牙齿对冷热刺激反应正常。日常需加强巴氏刷牙法清洁,使用牙线清除菌斑,定期进行超声波洁治。
牙周炎进展期会出现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移位或松动,严重者出现牙缝增宽。可能与长期牙结石刺激、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必要时采用翻瓣术等手术方法。
牙周炎患者探诊可见超过3毫米的牙周袋,袋内存在牙结石和炎性肉芽组织。可能伴随牙龈退缩、根面暴露等症状。治疗需配合龈下刮治,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药物。
牙髓炎典型表现为冷热刺激引发尖锐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数秒。可能由深龋、牙隐裂等导致牙髓暴露引起。急性期需开髓减压,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牙髓炎常出现阵发性自发痛,平卧时因头部充血导致夜间疼痛加剧,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慢性牙髓炎可发展为根尖周炎。确诊需结合牙髓活力测试,治疗需根管治疗或拔除患牙。
建议每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缝刷清洁,每半年接受口腔检查。出现持续牙痛或牙龈肿胀应及时就诊,避免咀嚼过硬食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吸烟者应戒烟以降低牙周疾病风险。孕妇等特殊人群更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