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打针后还不退烧怎么回事

儿科编辑 医语暖心
0次浏览

关键词: #发烧 #退烧 #孩子发烧

孩子发烧打针后还不退烧可能由用药不对症、药物剂量不足、合并其他感染、脱水或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药、补液治疗、物理降温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用药不对症

若使用的退烧针剂与病原体不匹配,如细菌感染未用抗生素,可能导致退烧效果差。常见于支原体肺炎未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或流感未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伴随咳嗽加重、精神萎靡等症状,需重新进行血常规等检查。

2、药物剂量不足

儿童体重与用药剂量需严格对应。例如布洛芬混悬液若按年龄而非体重给药,可能无法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家长应配合医生准确提供孩子体重信息,必要时复查体温并考虑调整剂量。

3、合并其他感染

原发感染未控制时继发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可能出现持续发热。表现为耳部揪痛、排尿哭闹,需完善尿常规、耳镜检查。可联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家长需注意孩子局部症状变化。

4、脱水

发热伴随进食减少或腹泻时,血容量不足会影响药物代谢和散热。可通过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判断,需口服补液盐Ⅲ或静脉补液。家长应每2小时督促孩子饮用50-100毫升温水。

5、体温调节中枢异常

颅内感染或热性惊厥后可能出现中枢性发热,需通过腰椎穿刺排除脑膜炎。此类发热对常规退烧药反应差,可能需使用冰帽物理降温,家长发现孩子颈项强直或呕吐需立即急诊。

孩子发热期间家长应保持室内通风,每4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变化曲线。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过度包裹影响散热。饮食以小米粥、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冲泡的果汁。若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抽搐、皮疹等症状,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退热后仍要观察3天,注意有无夜间盗汗、关节痛等异常表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