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新生儿肺炎

儿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关键词: #肺炎 #新生儿

新生儿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氧疗、雾化吸入、营养支持和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吸入性因素、免疫缺陷和早产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益生菌同服影响疗效。早产儿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2、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氧疗,可采用鼻导管或头罩吸氧。严重呼吸窘迫需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氧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气分析,避免氧中毒导致视网膜病变。维持血氧分压在60-80mmHg为宜。

3、雾化吸入

痰液黏稠时可使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进行雾化治疗。合并支气管痉挛时可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前后需清洁面部,雾化时保持直立位,每次吸入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4、营养支持

喂养困难者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营养。母乳喂养时需少量多次,配方奶喂养需选择低渗透压型。每日热量需达到100-120kcal/kg,蛋白质3-4g/kg。喂养后保持头高位,防止胃食管反流。

5、物理治疗

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每2小时更换体位。使用婴儿专用吸痰器清理呼吸道。维持环境湿度在55%-65%,室温24-26℃。接触患儿前后需严格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新生儿肺炎患儿出院后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喂养时注意观察有无呛咳。定期随访胸片和肺功能,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发现呼吸频率增快、喂养困难等异常需及时复诊。注意保暖但避免过度包裹,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预防部分病原体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