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打狂犬疫苗发烧

小孩子打狂犬疫苗后发烧通常是正常的免疫反应。狂犬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乏力等轻微不良反应,多数在1-2天内自行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需及时就医。
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热主要与机体免疫应答有关。疫苗中的灭活病毒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过程中可能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反应可能更明显。发热多出现在接种后6-8小时,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通常伴有食欲减退或轻微嗜睡。
少数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或超敏反应。体温超过39摄氏度、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皮疹、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时,需警惕疫苗过敏或继发感染。有免疫缺陷疾病、急性感染期接种疫苗的儿童更易出现严重反应。此时应立即停止后续疫苗接种并就医评估。
接种后24小时内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退热药,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液。保持室内通风,适量补充水分与电解质。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向接种单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