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如何预防猩红热

传染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0次浏览

大人预防猩红热需注重呼吸道隔离、个人卫生管理及免疫力提升。主要通过避免接触患者、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均衡饮食、定期环境消毒等方式降低感染风险。

1、呼吸道隔离

猩红热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应避免与确诊患者共处密闭空间。若家庭成员患病,需分室居住并保持2米以上距离,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毛巾等物品应单独消毒处理。在流行季节前往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2、手部清洁

接触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物品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20秒以上,尤其注意指缝与甲缘清洁。无洗手条件时可使用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研究显示规范手卫生可降低50%以上呼吸道疾病传播概率。

3、环境消毒

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手机、键盘、桌面等。患者居住房间需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衣物、床单等纺织品可用60℃以上热水浸泡清洗,阳光暴晒6小时以上可有效灭活病原体。

4、免疫力强化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睡眠时间维持在7-9小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因高血糖环境易增加链球菌感染风险。

5、症状监测

接触患者后10天内需观察有无发热、咽痛、草莓舌等表现。医务人员等高风险职业人群可考虑预防性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但须严格遵医嘱。出现皮疹扩散、持续高热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咽拭子检测。

成人预防猩红热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机制,保持居所干燥通风,冬季避免过度劳累。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混合感染风险,有慢性扁桃体炎病史者可通过盐水漱口减少链球菌定植。集体单位发现病例时应及时报告疾控部门,配合开展终末消毒与密切接触者筛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