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是什么引起的

妇科炎症通常由病原体感染、局部卫生不良、激素水平异常、免疫力下降及医源性操作等因素引起。主要有细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盆腔炎性疾病、宫颈炎等类型。
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是妇科炎症的常见原因。细菌性阴道炎多由阴道加德纳菌等厌氧菌过度繁殖导致,表现为灰白色分泌物伴鱼腥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常见豆腐渣样白带及外阴瘙痒。滴虫性阴道炎通过性接触传播,典型症状为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甲硝唑阴道凝胶、克霉唑阴道片或替硝唑片等药物。
经期卫生巾更换不及时、如厕后清洁方向错误、穿不透气化纤内裤等行为会破坏阴道微环境。潮湿环境利于病原体滋生,可能诱发外阴红肿或尿路感染。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选择纯棉内裤并高温消毒,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
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导致阴道黏膜变薄,防御功能减弱易引发萎缩性阴道炎。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诱发念珠菌过度增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糖原含量增高也易继发感染。此类情况需配合雌三醇乳膏局部用药,同时控制基础疾病。
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会造成菌群失调。化疗患者因中性粒细胞减少易发生严重盆腔感染。临床可见发热伴下腹压痛,需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乳杆菌制剂调节微生态。
人工流产、宫腔镜检查或放置宫内节育器可能损伤生殖道黏膜。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可带入病原体,术后出现异常出血伴发热需警惕感染。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可降低风险,出现盆腔脓肿时可能需腹腔镜引流。
日常应避免频繁使用阴道冲洗液,同房前后注意清洁,出现分泌物异常或外阴不适时及时就诊。饮食上增加酸奶、蔓越莓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减少高糖及辛辣刺激饮食。规律锻炼有助于增强盆底血液循环,但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糖尿病患者更需加强外阴护理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