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腔隙性脑梗塞怎么办

腔隙性脑梗塞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腔隙性脑梗塞通常由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吸烟等因素引起。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诱因。患者需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糖药如盐酸二甲双胍片、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日常监测相关指标,避免波动过大。
戒烟限酒,减少高盐高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摄入,如西蓝花、燕麦、鱼类等。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保持情绪稳定,保证7-8小时睡眠。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片、银杏叶提取物片有助于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若合并房颤需使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但须严格监测凝血功能。
针对肢体无力或言语障碍,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练习、步态矫正等。语言训练可通过发音练习、图片命名等方式改善构音障碍。认知训练如记忆卡片游戏、计算练习等延缓功能退化。
每3-6个月复查头颅CT或MRI评估病灶变化。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血管检查。监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若出现头晕加重、新发肢体麻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需长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适度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引发血压波动。保持心态平和,家属应协助监测病情变化并督促用药。若合并吞咽障碍需调整食物质地,预防呛咳及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