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咽喉疱疹怎么治疗

口腔咽喉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用药、镇痛处理、营养支持和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治疗。口腔咽喉疱疹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水疱、咽喉疼痛、发热等症状。
针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或伐昔洛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使用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肾毒性药物联用。若出现头痛或胃肠道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口腔黏膜破损处可应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利多卡因凝胶或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含漱液能减少继发细菌感染,凝胶可缓解进食疼痛,干扰素喷雾有助于促进黏膜修复。使用前需清洁口腔,避免刺激性食物。
对于咽喉剧痛影响吞咽者,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混悬液。儿童患者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成人应避免超量服用。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皮疹扩散,需排除带状疱疹等特殊感染。
发病期间建议选择常温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面。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2片和锌制剂,有助于黏膜修复。脱水患者需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婴幼儿可少量多次喂食。
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齿。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患者毛巾应煮沸消毒。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现高热不退或颈部淋巴结肿大时,需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应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
治疗期间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用淡盐水漱口每日4-6次。恢复期仍具有传染性,应避免亲吻他人或接触新生儿。若疱疹反复发作每年超过6次,建议进行免疫功能评估。日常注意规律作息,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出现视力模糊、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