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大黄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瘀血经闭等病症。其主要作用包括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消痈、活血祛瘀等。
大黄含有蒽醌类衍生物如大黄素、大黄酸等成分,能刺激肠道蠕动并减少水分吸收,适用于热结便秘或宿食停滞。对于实热积滞所致的大便燥结,可配伍芒硝增强泻下作用。长期便秘者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依赖,孕妇及脾胃虚寒者禁用。
大黄苦寒沉降,能清泄三焦实热,常用于高热神昏、目赤肿痛等症。其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发挥抗炎作用。治疗火热上炎导致的头痛目赤时,常与黄连、黄芩同用。体质虚弱者需谨慎使用以防伤正。
大黄能泻火凉血,对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有止血效果。其鞣质成分可收缩局部血管,同时蒽醌类物质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热毒疮疡的外敷治疗。处理烫伤时可用大黄粉调麻油外涂,但皮肤溃烂处禁用。
大黄能活血祛瘀,治疗妇女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其有效成分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瘀血消散。临床常与桃仁、红花配伍增强疗效。月经量多者及孕妇须避免使用,以防引起出血过多。
大黄能清热利湿,促进胆汁排泄,适用于湿热黄疸。其通过增加胆汁分泌和松弛奥狄氏括约肌发挥利胆作用。治疗黄疸型肝炎时可与茵陈、栀子配伍。胆道完全梗阻患者禁用,以免加重病情。
使用大黄需注意辨证施治,实热证适宜,虚寒证忌用。常规用量3-15克,入汤剂宜后下以保留泻下成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建议间断用药。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保持饮食清淡。出现腹痛腹泻加重时应减量或停药,并及时咨询中医师调整方案。外用时需确保患处皮肤完整,过敏体质者应先做局部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