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膜炎怎么引起的

急性结膜炎可能由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过敏性反应、化学刺激、物理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抗过敏治疗、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急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病因是腺病毒或肠道病毒感染。病毒通过接触传播,如揉眼、共用毛巾等途径侵入结膜,导致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临床常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需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可引起脓性分泌物增多的急性结膜炎。表现为晨起时眼睑粘连,结膜充血明显。医生可能开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抗生素药物,治疗期间需保持眼部清洁。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接触结膜后,会引发眼痒、流泪等过敏性结膜炎症状。这类患者需远离过敏原,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抗组胺药物。冷敷可缓解肿胀,严重时需口服氯雷他定片。
游泳池含氯消毒剂、化妆品或烟雾等化学物质刺激结膜时,会导致眼部灼痛、充血等化学性结膜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必要时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避免继续接触刺激源。
风沙、紫外线或隐形眼镜佩戴不当可能造成结膜机械性损伤。表现为异物感明显,可能伴随角膜上皮脱落。需停戴隐形眼镜,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进修复,外出时佩戴防护眼镜。
急性结膜炎患者应注意保持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使用专用毛巾并定期消毒,不与家人共用眼部化妆品。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外出时可佩戴平光镜减少刺激,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需及时复查。过敏性患者需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减少接触已知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