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同样患上糖尿病,有的能安稳好几年,有的很快就去世了?答案在这

医普小新 发布时间:2025-09-08 18:30 0次浏览
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这个“甜蜜的杀手”,有人和它和平共处几十年,有人却很快被并发症击垮。就像小区里两位患糖尿病的老邻居:张大爷确诊15年依然精神矍铄,而李叔叔不到5年就出现了肾衰竭。这背后的差异,其实藏在三个关键细节里。

一、血糖控制的“黄金标准”

1、空腹血糖要稳

理想范围是4.4-7.0mmol/L,波动幅度最好不超过2mmol/L。就像平稳的溪流不会冲垮堤岸,稳定的血糖才能保护血管。

2、餐后血糖别忽视

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10mmol/L以下。很多人只测空腹血糖,却不知餐后高血糖才是血管的“隐形炸.弹”。

3、糖化血红蛋白是成绩单

每3个月查一次,控制在7%以下是及格线。这个数值能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比单次测量更有说服力。

二、并发症的“预警信号”

1、手脚发麻要当心

这是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症状,像蚂蚁爬的感觉千万别忽视。每天检查足部,小伤口也可能酿成大祸。

2、视力模糊快就医

血糖波动会导致眼底血管渗漏,早期干预可避免失明。建议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3、泡沫尿提示肾损伤

尿液中出现经久不散的泡沫,可能是蛋白尿的信号。定期查尿微量白蛋白很必要。

三、延长生命的“生存法则”

1、饮食记住“三低一高”

低GI、低盐、低脂,高纤维是基本原则。用糙米代替白米饭,吃鸡肉去皮,这些小改变都有大作用。

2、运动讲究“一三五”

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每周5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配合哑铃训练效果最佳。

3、用药切勿“自说自话”

降糖药不是越贵越好,胰岛素也不是洪水猛兽。遵医嘱调整用药才是明智之举。

4、情绪管理很重要

长期焦虑会升高皮质醇,间接推高血糖。培养种花、书法等爱好能缓解压力。

那些长寿的糖友都有个共同点:把控糖变成生活习惯而非负担。他们随身携带血糖仪就像带手机一样自然,定期复查如同上班打卡般规律。记住,糖尿病本身不致.命,致.命的是对它的轻视。从今天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份专属控糖计划吧,生命的长短其实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