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內治法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内治法主要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饮食调理、穴位敷贴及推拿疗法。小儿多动症在中医属“脏躁”“健忘”范畴,多与心肝火旺、肾精不足、脾虚痰阻等证型相关,需辨证施治。
根据证型选用不同方剂,心肝火旺者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含黄连、竹茹等成分,有助于清心泻火;肾精不足者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含熟地黄、山茱萸等,可滋阴补肾;脾虚痰阻者适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含半夏、白术等,能健脾化痰。需由中医师根据患儿舌脉象调整组方。
常用静灵口服液(含熟地黄、远志等)适用于肾虚肝亢证,可平肝潜阳;小儿智力糖浆(含龟甲、石菖蒲等)针对肾精亏虚型,能益智安神;龙胆泻肝丸(含龙胆草、柴胡等)适合肝胆火旺者,具有清肝泻火功效。服用时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
推荐百合莲子粥(百合10克、莲子15克)宁心安神,适合夜间躁动者;钩藤菊花茶(钩藤5克、菊花3克)可平肝熄风,缓解易怒症状;茯苓山药羹(茯苓10克、山药20克)健脾益智,改善注意力涣散。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加重内热。
选取涌泉穴敷贴吴茱萸粉引火下行,适用于多动冲动型;神阙穴贴敷朱砂安神粉镇静安神,针对睡眠障碍者;耳穴贴压心、肝、肾等反射区调节脏腑功能。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皮肤过敏。
清肝经(食指掌面从指根向指尖直推)200次疏肝泻火;揉按百会穴(头顶正中)3分钟升阳安神;捏脊(沿脊柱两侧提捏皮肤)5遍调和阴阳。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家长可在医师指导下学习基础手法。
中医治疗需坚持3-6个月观察疗效,期间家长应记录患儿行为变化复诊调方。配合规律作息、减少电子屏幕时间、增加户外活动等综合干预。若出现服药后腹泻、皮疹等反应需立即停用并就医。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混合西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