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需要手术吗

胆囊炎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穿孔或坏疽等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慢性胆囊炎症状反复发作或存在胆囊结石时也可能建议手术。
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若出现持续右上腹疼痛伴随发热、恶心呕吐,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影像学检查发现胆囊壁增厚超过4毫米或胆囊周围积液,提示可能存在化脓性胆囊炎或胆囊坏疽。这种情况需紧急行胆囊切除术防止感染扩散,常见术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于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先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控制感染,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择期手术。胆囊结石堵塞胆囊管引发的急性炎症,即使首次发作后症状缓解,仍有较高概率复发,医生会评估结石大小、数量及胆囊功能后决定是否手术。
慢性胆囊炎患者若长期存在餐后右上腹隐痛、腹胀、脂肪泻等症状,超声检查显示胆囊萎缩、壁钙化或充满型结石,胆囊收缩功能低于30%时,择期手术能有效消除症状并预防癌变风险。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或轻微胆囊壁毛糙,若无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优先尝试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溶石治疗,配合低脂饮食和规律进食等生活方式调整。部分胆囊收缩功能尚存但反复诱发胰腺炎的患者,需排除胆总管结石后综合考虑手术指征。
术后应注意逐步过渡饮食,从清流质到低脂软食最后恢复普通饮食,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脂肪诱发腹泻。日常保持规律三餐习惯防止胆汁淤积,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管情况。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胆管损伤或残余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