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什么病能治好吗

妇产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2232次浏览

关键词: #败血症 #新生儿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感染,经过规范治疗多数可以治愈。该病主要由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差、喂养困难等,需通过血培养确诊后使用抗生素治疗。

1、病因与高危因素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是发病基础,早产、胎膜早破超过18小时、母亲产时发热等均为高危因素。B族链球菌垂直传播是发达国家主要病因,而发展中国家以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部分病例与脐部护理不当、皮肤黏膜屏障受损有关。

2、典型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嗜睡、拒奶、体温波动等非特异性症状,进展期可出现黄疸加重、肝脾肿大、呼吸暂停。约30%患儿出现皮肤瘀点或紫癜样皮疹,严重者发生感染性休克时表现为四肢冰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血压下降等。

3、实验室诊断标准

血培养阳性是金标准,但需48小时出结果。临床常结合C反应蛋白超过10mg/L、降钙素原超过2ng/ml等炎症指标辅助诊断。白细胞计数小于5×10⁹/L或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20%具有提示意义,部分患儿需进行脑脊液检查排除化脓性脑膜炎。

4、抗生素治疗方案

经验性治疗多采用氨苄西林联合头孢噻肟静脉给药,疑似院内感染时改用万古霉素。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疗程通常需10-14天。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可选用美罗培南注射液,严重感染合并休克时需加用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5、支持治疗措施

维持血糖稳定在2.6mmol/L以上,纠正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静脉免疫球蛋白适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血小板减少需输注机采血小板。呼吸支持可采用无创通气,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时需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治愈后应定期随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母乳喂养有助于肠道菌群重建。出院后需保持居室通风,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按时接种疫苗。家长需密切观察喂养状况、精神状态及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返院复查。规范治疗的足月儿预后良好,但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能遗留脑瘫、听力障碍等后遗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