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艾滋病
常见性病编辑
健康陪伴者
常见性病编辑
健康陪伴者
预防艾滋病主要通过避免高危行为、正确使用安全措施、及时检测治疗等方式实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避免无保护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措施。减少性伴侣数量可以降低感染风险,避免与未知HIV感染状况的人发生性接触。避免共用针具或注射器,吸毒人员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非正规医疗机构的侵入性操作,如纹身、穿耳洞等。
每次性行为都应全程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安全套可以有效阻隔体液交换,降低HIV传播风险。选择乳胶或聚氨酯材质的安全套,使用前检查包装是否完好,避免使用过期的安全套。使用水溶性润滑剂,避免油性润滑剂损坏安全套。
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进行暴露后预防。暴露后预防需要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连续服用28天。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拉替拉韦等组合方案。暴露后预防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应定期进行HIV检测。窗口期后检测可以明确感染状况,早期发现可以及时治疗。检测方式包括血液检测、唾液检测等,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都提供检测服务。检测结果阴性仍需继续保持预防措施,阳性则需要立即开始治疗。
HIV阳性孕妇需要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孕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分娩时选择剖宫产可以减少新生儿接触母亲体液的机会。产后避免母乳喂养,使用配方奶粉喂养婴儿。新生儿也需要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预防艾滋病需要建立长期的安全意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提高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消除对感染者的歧视。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职业暴露。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立即开始规范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