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主要检查哪些方面

关键词: #肠镜
关键词: #肠镜
胃肠镜主要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和直肠的黏膜病变,包括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胃肠镜检查能直观观察消化道内部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或治疗。
胃肠镜可观察食管黏膜是否存在炎症、糜烂、溃疡或肿瘤。常见病变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巴雷特食管、食管癌等。检查时能发现早期食管癌的黏膜颜色改变或微小隆起,必要时可取样活检明确诊断。
胃镜检查能清晰显示胃黏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点等炎症表现,以及胃溃疡、胃息肉、胃癌等病变。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可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辅助诊断。发现可疑病灶时可立即取组织送病理检查。
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是消化性溃疡的好发部位,胃肠镜能直接观察溃疡的大小、深度及周围黏膜情况。同时可诊断十二指肠炎、憩室、肿瘤等病变,对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结肠镜检查可全面观察结肠黏膜,发现结肠炎、息肉、憩室病、结肠癌等病变。对于直径较大的息肉,能在检查过程中进行电切摘除。结肠镜是筛查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接受检查。
直肠镜作为结肠镜的补充,可重点检查直肠末端和肛管区域,诊断痔疮、肛裂、直肠炎、直肠息肉及直肠癌。对于便血患者,能明确出血部位和性质。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以确保视野清晰。
胃肠镜检查后需禁食至麻醉完全清醒,2小时内避免进食过热食物。检查后可能出现轻微腹胀或咽喉不适,通常1-2天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腹痛、呕血或便血需立即就医。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3-5年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者应缩短复查间隔。日常需保持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以维护消化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