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的症状分类
小儿五官科编辑
医路阳光
小儿五官科编辑
医路阳光
鹅口疮的症状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三类。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见于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群。

早期鹅口疮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白色斑点,形似凝乳块,轻微隆起于黏膜表面。这些斑点常见于颊黏膜、舌背或上腭,用棉签难以擦除,强行剥离后可见下方黏膜充血发红。患者可能仅有轻微进食不适,婴幼儿可能出现拒食或烦躁哭闹。此时真菌感染局限于黏膜表层,及时抗真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随着病情进展,白色斑块逐渐融合成片状伪膜,覆盖面积扩大至牙龈、咽部等区域。伪膜颜色可能变为灰白色或淡黄色,黏膜基底出现明显充血水肿。患者会出现疼痛感,影响吞咽和言语功能,婴幼儿可能出现流涎增多和喂养困难。部分患者伴随低热和颌下淋巴结肿大,提示感染向深层组织扩散。

严重感染时伪膜可蔓延至整个口腔、咽喉甚至食道上段,黏膜出现糜烂或溃疡。患者出现剧烈疼痛、高热、脱水等全身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可能发生真菌血症,出现寒战、呼吸困难等系统性感染征象。此阶段需住院进行静脉抗真菌治疗,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日常护理需注意口腔清洁,哺乳期婴幼儿的奶具应严格消毒。避免滥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出现鹅口疮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克霉唑口腔贴片或氟康唑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有助于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