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抽血的原因是什么?

小儿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215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婴儿抽血可能由遗传代谢病筛查、感染指标检测、贫血评估、电解质紊乱排查、疫苗接种前检查等原因引起。婴儿抽血通常用于诊断或监测健康状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遗传代谢病筛查

新生儿出生后需通过足跟血检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遗传代谢病。这类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但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检测需在出生72小时后进行,若结果异常需重复检测或进行基因诊断。家长需配合医生完成复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2、感染指标检测

当婴儿出现发热、拒奶、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医生可能要求检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这些指标能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可能引发白细胞计数异常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严重时会导致脓毒症。家长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使用抗生素。

3、贫血评估

早产儿或母乳喂养婴儿可能因铁储备不足出现贫血,需通过血红蛋白检测确诊。贫血婴儿表现为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轻度贫血可通过铁剂补充改善,如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家长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按时进行儿童保健检查。

4、电解质紊乱排查

严重腹泻或呕吐可能导致婴儿脱水伴电解质失衡,需检测钠、钾、氯等离子浓度。电解质紊乱会引起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医生可能根据结果开具口服补液盐散或安排静脉补液治疗。家长护理时需记录婴儿排泄量和频次,保持喂养规律。

5、疫苗接种前检查

部分疫苗如卡介苗接种前需确认婴儿免疫功能状态,可能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等检测。免疫缺陷患儿接种活疫苗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这类检查通常在具有遗传病家族史或特殊体征时开展。家长应如实提供家族病史,配合完成疫苗接种前评估。

婴儿抽血后家长需按压穿刺点5分钟防止淤青,24小时内避免碰水。母乳喂养母亲可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配方奶喂养无需特殊调整。观察婴儿有无持续哭闹、穿刺处红肿等异常,出现异常需及时回诊。日常注意记录喂养和睡眠情况,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遵医嘱完成后续复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