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的表现症状

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腹痛是胃肠炎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轻度腹痛可通过热敷缓解,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解痉药物。若腹痛持续加重或出现板状腹,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水样或黏液便,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通常3-5天自愈,细菌性腹泻需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治疗。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排便性状,腹泻期间应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电解质紊乱。
胃肠炎患者常出现胃部不适感,严重时伴随喷射性呕吐。轻度呕吐可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频繁呕吐需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止吐。呕吐物带血或呈咖啡渣样时,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需紧急处理。
细菌性或病毒性胃肠炎可能引起低热或高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但需避免空腹服药加重胃肠刺激。持续高热不退可能合并严重感染,应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
部分患者会出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与脱水或炎症反应有关。严重脱水表现为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需静脉补液治疗。婴幼儿出现嗜睡、前囟凹陷等表现时,家长需立即送医。
胃肠炎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注意补充水分,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腹泻期间暂时禁食乳制品,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保持餐具消毒,饭前便后规范洗手。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无缓解,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表现,需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