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性乳腺炎的症状及处理方法有哪些

妇产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42298次浏览

关键词: #乳腺炎 #哺乳

非哺乳性乳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乳房红肿热痛、肿块形成、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手术引流、中药调理、局部冷敷和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处理。

1、乳房红肿热痛

非哺乳性乳腺炎早期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皮肤发红、温度升高并伴有明显疼痛,触诊可发现炎症区域质地变硬。这种症状多由细菌感染或乳腺导管阻塞引发,需及时干预避免化脓。临床常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

2、肿块形成

炎症进展后会在乳房内形成边界不清的硬结,可能伴随波动感提示脓肿形成。超声检查可明确肿块性质,直径超过3厘米的脓肿需在局麻下行切开引流术,术后配合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较小的炎性肿块可通过金黄散外敷等中成药外治疗法促进吸收。

3、皮肤橘皮样改变

乳腺皮肤出现类似橘皮的凹陷性改变是炎症累及皮下淋巴管的特征表现,可能伴有局部皮肤紧绷感。

4、乳头溢液

约三成患者会出现黄色或血性乳头溢液,需通过乳管镜检查排除导管内病变。对于单纯炎症性溢液,可服用乳癖消片配合维生素B6片调节乳腺分泌功能,同时避免挤压刺激乳头。

5、腋窝淋巴结肿大

同侧腋窝淋巴结反应性增大是机体对抗感染的正常反应,通常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可活动结节。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2周或出现融合,需行穿刺活检排除特殊感染。日常可进行患侧上肢抬举锻炼促进淋巴回流。

建议患者穿着宽松内衣避免压迫,每日用40℃以下温水清洁乳房,保持作息规律并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急性期应暂停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少油,限制咖啡因摄入。若症状持续1周无改善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完善血常规、乳腺超声等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