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眩晕症是怎么引起的

中医养生编辑 医普观察员
367次浏览

关键词: #眩晕症 #眩晕

内耳眩晕症可能由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迷路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法复位、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内耳眩晕症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旋转性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闷等症状。

1、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神经元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眩晕伴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炎症,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微循环,严重时需静脉滴注注射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2、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可能与内淋巴积水有关,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及耳鸣。发作期可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调节血管功能,配合呋塞米片利尿减压,必要时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症状。

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由耳石脱落引起,表现为头部位置变化时出现的短暂眩晕。可通过Epley手法复位治疗,药物可辅助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前庭代偿,顽固性病例需考虑后半规管阻塞术。

4、耳石症

耳石症与碳酸钙结晶脱落至半规管有关,典型表现为起床翻身时的短暂眩晕。首选Brandt-Daroff习服训练,药物可配合银杏叶提取物片改善内耳微循环,复发频繁者需行耳石复位仪治疗。

5、迷路炎

迷路炎多继发于中耳炎或病毒感染,表现为持续性眩晕伴听力减退。急性期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炎,化脓性迷路炎可能需行乳突切开术引流。

内耳眩晕症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发作期需卧床休息,防止跌倒受伤,头部保持固定体位。建议记录眩晕日记,记录发作诱因、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急性发作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如凝视稳定性练习、平衡训练等,逐步恢复前庭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