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的六大误区 拔火罐的禁忌

中医养生编辑 医路阳光
65次浏览

关键词: #拔火罐

众所周知,拔火罐很有学问,方法、力度、穴位都很讲究。拨火罐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误区。那么拔火罐有哪些误区呢?具体来说吧!

六大误区拔火罐

拔火罐后洗澡

很多人喜欢拔罐后洗澡。他们认为这很舒服。事实上,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此时皮肤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裂和炎症。特别是在冷水浴中,由于此时皮肤毛孔张开,容易感冒(注:夏季出汗较多,拔罐前最好洗澡擦干身体,以免影响火罐吸附)

建议:正确的洗澡时间是拔罐后的1~2小时。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温度稍高。

拔得越久越好

许多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他们甚至认为拔出水泡可以反映拔火罐的效果。事实上,这也是错误的。由于拔罐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水泡,不仅会伤害皮肤,还会引起皮肤感染

建议:正确的拔火罐时间应为10~15分钟。如果是身体不好的老人或孩子,时间要减半。

反复拔出同一位置

一次拔两次,同一位置反复拔,认为这样才能拔出效果。其实这样做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比如红肿、损伤...得不偿失。

建议:拔罐时,可在多个位置拔罐,以增加治疗效果。

拔胸腹

很多人认为:我可以在不舒服的地方把它拔出来。如果我的胃痛或胸部不舒服,我会拔出我的胃和胸部。事实上,这也是错误的。一般来说,最好不要拔出胸部和腹部,因为这样拔出没有科学依据。

建议:我们通常拔火罐的位置主要是腰部、背部和肩部。

新旧产品差别不大

拔罐又称“拔罐疗法”、“拔管”或“吸管”。传统火罐和现代拔罐器的功能没有太大区别,尤其是材料的差异,对火罐的疗效影响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针对风湿、老寒腿等寒性疾病,最好使用需要点火的传统火罐。

在开始之前,一定要弄清痛因

使用前一定要找出疼痛的原因。如果是腰椎劳损或扭伤等慢性病引起的疼痛,可以在患者明确病因并有医嘱的情况下自行使用,也有利于治疗。然而,疼痛的原因有时非常复杂。因此,不建议人们在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使用拔罐进行自我诊断和治疗,因为虽然无症状拔罐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会延误病情,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此外,皮肤损伤或易出血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紫癜等)的人不适合拔罐治疗。

拔火罐的好处

平衡阴阳

阳盛则热,阴盛则冷。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大椎拔罐可治疗发热疾病,关元拔罐可治疗感冒疾病。

调和脏腑

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和穴位局部负压吸引,使体表穴位充血瘀血。穴位通过经络与内脏相连,治疗各种内脏疾病。

疏通经络

拔罐疗法通过其温暖的机械刺激和负压吸引,刺激体表穴位和经筋皮,穴位和经筋皮与经络密切相关。因此,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消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邪气,气血畅通,滋养和通过筋脉关节,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协助诊断

通过观察拔罐后体表的所有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与内脏的关系。

祛除病邪

拔罐疗法不公平,因为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可以打开原因,散风散寒,还可以调节脏腑经络的作用,鼓励人体健康,帮助排出体内致邪。

双向调节

拔罐疗法在临床取穴和拔罐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禁忌拔火罐

1、拔火罐不适用于饱腹和空腹。

2、拔火罐前要排便。

3、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火罐。

4、拔火罐的斑点,在消退之前,不能再拔火罐等。

5、女性月经期等出血部位不能拔罐。

6、拔火罐后不要马上洗澡,尤其是冷水澡。

7、高热、抽搐、抽搐等。

8、皮肤过敏或溃疡损伤。

9、肌肉瘦削或骨胳膊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宜使用。

10、孕妇应谨慎使用腰骶和腹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