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的防治

妇科肿瘤可通过定期筛查、接种疫苗、改善生活方式、规范治疗及心理疏导等方式防治。常见妇科肿瘤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宫颈癌筛查推荐21岁以上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需定期超声监测内膜厚度。卵巢癌因早期症状隐匿,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CA125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筛查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或微小病灶。
HPV疫苗接种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措施,国产二价疫苗可预防16/18型高危HPV感染,四价和九价疫苗覆盖更多亚型。9-45岁女性均可接种,最佳接种年龄为首次性行为前。疫苗需在6个月内完成3剂次注射,保护效力可持续10年以上。
控制体重可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BMI超过25需调整饮食结构。戒烟限酒能减少卵巢癌发生概率,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15克。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补充抗氧化物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
宫颈癌前病变可采用宫颈锥切术,早期宫颈癌可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癌以手术为主,晚期需结合放疗和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卵巢癌需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卡铂注射液等铂类药物治疗。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用于复发患者。
确诊后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治疗恐惧。参加病友互助小组能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属需配合进行情感支持。音乐疗法和心理咨询有助于维持治疗依从性,必要时可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辅助。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避免使用卫生棉条超过8小时,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控制高脂高糖饮食,适量补充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5年内避免妊娠。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下腹包块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