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过后肛门外翻怎么回事

消化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149次浏览

关键词: #肛门 #大便

大便过后肛门外翻可能是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肠内压力过大、痔疮脱出或直肠黏膜脱垂导致的。了解具体原因非常重要,根据不同的诱因,可以采取治疗或改善措施,比如药物治疗、生活习惯调整或手术修复。

1、肛门括约肌松弛

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是维持肛门的紧闭状态,当该肌肉因年龄增长、产后损伤或长期便秘等原因松弛时,排便时可能导致部分肛门组织或周围黏膜脱出体外。

建议及处理方法:

可通过肛门收缩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增强括约肌的弹性,每天做3组,每组10次。

避免长时间蹲厕,改为快速排便降低肛门压力。

如果松弛较为严重,可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改善。

2、肠内压力过大

腹部压力过大是大便肛门外翻常见诱因,长期便秘或排便过于用力会增加直肠和肛门的负担,可能造成肛门外突的现象。

建议及处理方法:

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麦麸、燕麦、水果和蔬菜,保持每日饮水2000-2500毫升,软化大便。

若便秘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或聚乙二醇等缓泻剂。

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或过度用力。

3、痔疮脱出

内痔或混合痔脱出是肛门外翻的常见病因之一,痔疮增大后会随排便脱出肛门外,严重时可能无法自行回位。

建议及处理方法:

轻度痔疮可用痔疮膏、痔疮栓等药物减轻炎症和肿胀。

注意肛周卫生,避免因感染加重症状。

中重度症状需借助医学手段,如硬化剂注射、橡皮圈结扎或痔疮切除手术。

4、直肠黏膜脱垂

直肠黏膜脱垂是较为严重的情况,由于腹腔压力增大或直肠支持组织松弛,直肠黏膜从肛门处脱出。

建议及处理方法:

若脱垂范围较小,建议尝试减少便秘诱因,使用便软药物,并采取肛门托起自我复位的办法。

脱垂明显或伴出血、痛感,需要寻求医生诊断,可通过经肛门修复手术或腹部手术解决问题。

5、外伤或手术后遗症

肛门部位有手术或外伤史,也可能导致大便后肛门外翻,比如肛裂或肛瘘手术情况未彻底愈合,直肠肛门区域的支撑组织薄弱。

建议及处理方法:

根据医生评估情况使用修复软膏,促进局部愈合。

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肛门部位的负荷,必要时需借助专科治疗进一步改善。

无论原因如何,大便过后肛门外翻都可能与肛门或直肠部位的健康密切相关。如果症状反复发作或伴随疼痛、出血,需要及时就医由肛肠科医生进行详细检查。调整生活习惯、合理治疗是改善问题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