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为什么要筛查视网膜?现在告诉我理由

眼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164次浏览

关键词: #早产 #早产儿

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称为低体重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功能没有那么健全,不像足月儿可以较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很容易发生各个器官的疾病,在眼睛方面,有可能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是眼部成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通过视网膜感光传递到大脑,产生视觉,如果把眼睛比作摄像头,视网膜就是底片。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的盲目眼病。由于出生时视网膜血管不成熟,出生后视网膜血管在外部刺激下发育异常,形成不良新生血管,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逐渐恶化,最终失明。出生年龄越小,体重越小的新生儿发病率越高,长时间吸氧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发生在眼球内,无法从眼外观上分辨是否发病,部分家长往往不重视。病变发展到末期严重视网膜脱离时,黑眼中央变白,孩子无法追视,这种情况迟缓,治疗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因此,为了明确孩子的视网膜是否健康,必须去医院筛查视网膜。

视网膜筛查需要扩大儿童瞳孔进行检查,因此检查前需要滴散瞳眼药。父母应该睁开孩子的眼睛,滴眼药水。他们不应该滴在眼睑上,渗透进去,这样他们就不能达到检查所需的散瞳效果。在正式检查的前半部分,不要喂奶,以防止孩子在检查过程中咳嗽和呼吸道堵塞。新生儿的眼睛皮肤相对柔软,筛查后眼睛周围的皮肤可能会红肿。一般来说,几个小时或两天后自行消失。父母不必太担心。检查后,他们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眼药水或眼凝胶来预防眼睛感染。

眼科医生注意到,如果家里有早产儿、体重低的孩子,或者孩子出生后长时间吸氧,必须立即筛查视网膜。一般情况下,出生胎龄31—32周以下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进行视网膜筛查,而出生胎龄32周以上的早产儿出生后即可进行筛查。

如果筛查中发现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医生会明确孩子病情并告知家长,无需手术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部分病变随时间推移可自愈,而需要手术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家长决不能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拯救视力,术后也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立即复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