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血常规中发现白血病呢

疾病科普编辑 医颗葡萄
26次浏览

关键词: #白血病 #血常规

血常规可通过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异常变化初步筛查白血病,如有异常需进一步骨髓穿刺确诊。

1、白细胞异常

白血病患者血常规中常出现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或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可能异常增多或减少,慢性白血病患者则可能出现持续的白细胞增多。正常情况下,成人白细胞计数为4-10×10^9/L,若超出或低于该范围需警惕。

2、红细胞异常

白血病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贫血症状。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若持续偏低且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需考虑白血病可能。

3、血小板异常

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常减少。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时称为血小板减少症。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常显著减少,慢性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数量波动。异常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可能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4、骨髓穿刺确诊

血常规发现上述异常后需进行骨髓穿刺确诊。骨髓穿刺可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和数量,判断是否存在白血病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常超过20%,慢性白血病患者可见特异性细胞增生。

5、其他辅助检查

除骨髓穿刺外,还可进行免疫分型、染色体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辅助诊断。免疫分型可确定白血病细胞类型,染色体分析可发现特异性异常,分子生物学检查可检测基因突变。

6、注意事项

血常规仅能初步筛查,最终诊断需结合骨髓穿刺和其他检查。血常规异常不一定是白血病,其他疾病如感染、贫血等也可导致类似结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判断处理。

血常规是筛查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但确诊需进一步检查。发现血常规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提高治愈率。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者,更应密切监测血常规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