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新生儿是否拉肚子 有哪些症状你知道吗

儿科编辑 医点就懂
34次浏览

关键词: #拉肚子 #新生儿

新生儿拉肚子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或水样,可能伴随发热、哭闹不安。判断需观察排便频率、性状变化及伴随症状,轻度可调整喂养,重度需及时就医。

1.排便频率异常

健康新生儿每日排便2-5次,母乳喂养可达8次。腹泻时次数突然增加至10次以上,或单次排便量超过平时2倍。注意记录更换尿布次数,异常增加提示肠道异常。

2.大便性状改变

正常母乳喂养便呈金黄色糊状,奶粉喂养为淡黄色成形软便。异常表现包括:水样便喷射状排出,蛋花汤样便带未消化奶瓣,黏液便带有透明拉丝状物,血便呈现红色或黑色颗粒。可用尿布吸水测试,液体快速渗透需警惕。

3.伴随身体症状

轻度腹泻可能出现肛门红肿、哭闹增多。中度症状包括低热(37.5-38℃)、拒奶、尿量减少。重度表现有高热(38.5℃以上)、囟门凹陷、四肢发凉,提示脱水需急诊。注意观察眼窝是否下陷、皮肤弹性测试(捏起腹壁皮肤回弹速度)。

4.家庭处理措施

母乳喂养继续哺乳但缩短单次时间,奶粉喂养改用无乳糖配方。补充口服补液盐(WHO标准ORS),每次排便后喂5-10ml。腹部保暖可用掌心逆时针按摩脐周,水温保持38℃以下。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尿量少于6次需就医。

5.医疗干预指征

出现血便、持续呕吐、腹胀如鼓需立即就诊。医院可能进行大便轮状病毒检测、便常规检查,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用药包括蒙脱石散(每次1/3包)、益生菌(如布拉氏酵母菌)、补锌制剂(每日10mg)。避免使用止泻药,防止肠麻痹。

新生儿腹泻关键在预防脱水,每次排便后补充液体,选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效果最佳。喂养器具每日煮沸消毒,接触婴儿前规范洗手。若48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必须急诊处理避免电解质紊乱。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