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颈部肿块怎么办
发现颈部肿块可通过触诊检查、超声检查、细针穿刺活检、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颈部肿块通常由淋巴结炎、甲状腺结节、皮脂腺囊肿、淋巴瘤、转移性肿瘤等原因引起。
1、触诊检查
通过医生手法触摸初步判断肿块质地、活动度及压痛情况。质地柔软的肿块可能与炎症相关,坚硬固定的肿块需警惕肿瘤可能。触诊可初步区分浅表囊肿与深部淋巴结肿大,但无法确诊具体性质。
2、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大小、边界、血流信号等特征。囊性肿块常见于皮脂腺囊肿或甲状腺囊肿,实性肿块需鉴别良恶性肿瘤。超声引导下穿刺可提高活检准确性,对1-3厘米的肿块诊断价值较高。
3、细针穿刺活检
采用22-25G细针抽取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适用于可疑恶性肿块的确诊,对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率达90%。操作前需凝血功能正常,术后局部压迫10分钟防止血肿形成。
4、药物治疗
细菌性淋巴结炎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缓释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结核性肿块需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抗结核治疗。真菌感染可选用氟康唑胶囊,疗程需持续4-6周。
5、手术切除
直径超过3厘米的实性肿块、生长迅速的肿块或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需手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适用于良性甲状腺肿瘤,颈淋巴结清扫术用于转移癌治疗。术后需监测甲状旁腺功能和喉返神经损伤情况。
发现颈部肿块后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甲状腺相关肿块需控制碘摄入量,淋巴结核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出现肿块突然增大、皮肤破溃或声音嘶哑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