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起的小米粒疙瘩是怎么了
孩子身上起的小米粒疙瘩可能是粟丘疹、汗疱疹、湿疹、痱子或过敏性皮炎等引起的。建议家长观察皮疹形态变化,若伴随红肿、渗液或发热需及时就医。
1、粟丘疹
新生儿常见角质堆积形成的白色小丘疹,多分布于面部。家长无须特殊处理,避免挤压,通常2-3周自行消退。若持续存在可就医用消毒针头挑除。
2、汗疱疹
汗液滞留导致透明小水疱,好发于手掌脚底。建议家长保持皮肤干燥,穿纯棉衣物,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反复发作需排查多汗症。
3、湿疹
多与过敏体质相关,表现为红斑基底上的密集丘疹。家长需避免接触羊毛织物,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保湿霜。哺乳期母亲应忌口海鲜等易致敏食物。
4、痱子
高温闷热环境下汗腺导管阻塞所致,可见针尖大小红疹。建议空调维持26℃以下,每日清水擦浴后外扑爽身粉。忌用油性润肤品堵塞毛孔。
5、过敏性皮炎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的丘疹样改变。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急性期可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外用地奈德乳膏。严重者需检测过敏原。
日常需选择无荧光剂婴儿洗衣液,洗澡水温控制在37-38℃,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乳。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擦拭皮疹部位,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若皮疹范围扩大或孩子出现搔抓行为,应及时到儿科或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和过敏原筛查。哺乳期母亲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D帮助皮肤屏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