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适合做种植牙
不适合做种植牙的人群主要有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颌骨发育未完全的青少年、口腔卫生习惯差者以及存在严重系统性疾病者。种植牙手术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骨质条件及口腔环境,部分人群可能因手术风险或预后效果不佳而被建议选择其他修复方式。
1、糖尿病患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术后感染风险显著增加。高血糖环境易导致种植体周围炎,影响骨结合成功率。此类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并经内分泌科评估后方可考虑手术。替代方案可选择活动义齿或固定桥修复。
2、骨质疏松患者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颌骨密度不足,难以提供足够支撑力,可能导致种植体松动或脱落。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更需谨慎,药物可能抑制骨代谢引发颌骨坏死。术前需通过骨密度检测评估,必要时采用骨增量技术或选择覆盖义齿。
3、颌骨发育者
青少年颌骨仍处于发育阶段,种植体可能干扰正常骨生长导致咬合畸形。通常建议18岁后待颌骨发育完成再行种植。过渡期可采用临时义齿或正畸间隙保持器,避免邻牙倾斜影响后期修复。
4、口腔卫生差者
日常口腔清洁维护不足者易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长期可发展为种植体周围炎导致失败。有重度牙周病史未控制者需先行牙周治疗,培养有效刷牙和使用牙线习惯后方可手术。无法改善者建议选择可摘戴修复体。
5、系统疾病患者
严重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免疫缺陷等系统性疾病患者手术耐受性差,术后并发症风险高。如近期心肌梗死患者、未控制的艾滋病患者等需多学科会诊评估。放疗后颌骨血供差者需特别谨慎,可能需采用短种植体或穿颧种植等特殊术式。
计划进行种植牙修复前,需完善口腔检查、锥形束CT及血液生化等全面评估。存在禁忌证者可考虑活动义齿、固定桥或附着体义齿等替代方案。术后需严格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专业维护,吸烟者建议术前戒烟。出现种植体松动、牙龈肿胀或咬合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复诊,早期干预可提高长期存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