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的血栓从何而来
动脉栓塞的血栓主要来源于心脏、动脉血管壁及血液循环中的异常凝血。常见诱因有心房颤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管损伤等,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来源。
1、心脏来源
心房颤动是心脏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左心耳血流淤滞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远端动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肌梗死后室壁瘤也可能产生血栓。心脏超声可辅助诊断。
2、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膜粥样斑块破裂后,暴露的脂质核心激活血小板聚集,形成混合性血栓。常见于颈动脉、主动脉等大血管,CTA检查可见血管壁不规则狭窄。
3、血管损伤
外伤或医源性操作导致血管内皮撕裂,胶原暴露引发血小板黏附。导管手术、动脉穿刺等可能诱发局部血栓,表现为突发肢体疼痛伴苍白。
4、高凝状态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恶性肿瘤等疾病导致血液高凝,微小血栓在血流剪切力作用下增大。D-二聚体升高和凝血功能异常可提供线索。
5、反常栓塞
静脉系统血栓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动脉循环,多见于深静脉血栓合并右向左分流患者。需行经食道超声或右心声学造影确诊。
预防动脉栓塞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心房颤动患者应规律抗凝。出现突发肢体疼痛、苍白或麻木时,须立即就医评估血管情况,避免组织坏死。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并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