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在哪个位置
肛裂通常发生在肛门齿状线以下至肛缘的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多见于肛门后正中线位置。
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疾病,典型表现为排便时剧烈疼痛和便后滴血。其发生位置具有解剖学特征性:肛门后正中线因局部血供较差、承受压力较大,成为肛裂最高发区域。部分女性患者可能因分娩损伤出现在前正中线,但概率低于后侧。裂口多呈梭形或线状,深度可达皮下层或肌层,急性期边缘整齐,慢性期可能形成哨兵痔和肛乳头肥大。疼痛呈现周期性特点,排便时锐痛,便后缓解,随后因括约肌痉挛再次出现持续性灼痛。
肛裂患者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便后建议用38-40℃温水清洗肛门。急性期可尝试20分钟温水坐浴,水温不宜超过45℃。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血量增加,需及时至肛肠外科就诊,避免发展为慢性肛裂。注意避免用力排便,可尝试双脚垫高15厘米的排便姿势减轻肛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