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症状都有哪些
胃溃疡的症状主要有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黑便等。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或胃蛋白酶消化造成的黏膜缺损,病变穿透黏膜肌层,严重时可导致出血或穿孔。
1、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疼痛是胃溃疡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钝痛或灼烧样疼痛,疼痛具有周期性,常在餐后1-2小时出现,持续数小时后逐渐缓解。疼痛部位多位于剑突下或左上腹,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背部。胃溃疡疼痛与饮食关系密切,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空腹时疼痛减轻。
2、反酸嗳气
胃溃疡患者常出现反酸嗳气症状,这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或胃排空障碍导致。反酸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或口腔,可伴有烧心感。嗳气则是胃内气体通过食管排出,可能带有酸味。这些症状常在夜间平卧时加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
3、恶心呕吐
胃溃疡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尤其在溃疡活动期更为明显。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血液,呈现咖啡渣样外观。呕吐后疼痛可能暂时缓解。长期反复呕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4、食欲减退
由于进食后疼痛加重,胃溃疡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患者可能因害怕疼痛而减少进食量,长期可导致营养不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早饱感,即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感到饱胀不适。
5、黑便
当胃溃疡侵蚀血管导致出血时,患者可能出现黑便,医学上称为柏油样便。这是由于血液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分解,形成黑色硫化铁所致。少量出血可能仅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大量出血时可伴有呕血、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
胃溃疡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及粗糙食物,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和浓茶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建议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餐后适当活动促进胃排空。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呕血、黑便、剧烈腹痛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平时可适当补充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胃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