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肝功能指标
正常人的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这些指标可反映肝脏的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状态,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正常值为男性9-50单位每升,女性7-40单位每升。数值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情况。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肝脏和心肌中均有分布,正常值为15-40单位每升,其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坏死范围相关。总胆红素反映胆红素代谢情况,正常值为3.4-17.1微摩尔每升,超过34微摩尔每升可能出现黄疸。直接胆红素正常值为0-6.8微摩尔每升,间接胆红素正常值为1.7-10.2微摩尔每升,两者比例有助于判断黄疸类型。总蛋白正常值为60-80克每升,白蛋白为35-55克每升,球蛋白为20-30克每升,白球比值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碱性磷酸酶正常值为45-125单位每升,γ-谷氨酰转肽酶正常值为10-60单位每升,两者升高常见于胆汁淤积性疾病。
肝功能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限制高脂饮食,控制酒精摄入,慎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若发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服用保肝药物。慢性肝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