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精症诊断标准介绍
少精症是指精液中精子数量低于正常值,诊断标准为连续两次精液检查中精子浓度低于1500万/毫升或每次射精精子总数低于3900万。少精症可能与内分泌异常、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染色体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内分泌异常如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紊乱可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精子生成。甲状腺功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疾病也会干扰生精过程。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性欲减退、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等表现,需通过激素水平检测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氯米芬片、十一酸睾酮软胶囊、注射用尿促性素等药物调节内分泌。
生殖系统感染如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等炎症反应会破坏生精微环境,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伤精子。患者常伴有会阴部胀痛、尿频尿急等症状,精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需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配合清热通淋胶囊等中成药改善症状。
精索静脉曲张使睾丸局部温度升高、代谢废物堆积,长期可导致生精上皮萎缩。患者站立时阴囊可见蚯蚓状曲张静脉团,平卧后减轻。轻度者可穿阴囊托带改善静脉回流,中重度需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或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
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Y染色体微缺失等遗传缺陷会造成生精障碍。这类患者多伴有睾丸体积缩小、无精或少精,需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AZF基因检测确诊。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严重者可考虑供精人工授精。
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长期吸烟、酗酒、高温环境作业、接触重金属等,这些因素通过氧化应激损伤精子DNA。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免久坐、穿宽松内衣等有助于改善精子质量,必要时可配合维生素E软胶囊、辅酶Q10胶囊等抗氧化剂治疗。
少精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锌的海产品、坚果,以及含维生素E的深色蔬菜。避免长时间泡温泉或穿紧身裤,减少电磁辐射暴露。建议每3-6个月复查精液质量,治疗期间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但需避免剧烈骑行。配偶可同步进行生育评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辅助生殖技术。
相关推荐
01:40
02:27
02:03
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