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到底哪些是白血病的形成原因

发布时间:2020-09-1655819次浏览

在内科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白血病,找对引起白血病的病因对控制住病情是非常有帮助的,到底哪些是引起白血病的病因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以下材料中所介绍的引起白血病的病因。

1、放射因素也是造成白血病的病因之一。但凡参加有放射线职业的人,还有接受过放射线疾病治疗的人都会很容易染上白血病。那是因为放射线使得造血细胞出现恶性急变,因而出现白血病的发病。

2、造成白血病的病因最为常见的便是遗传因素。在对白血病患者的家庭进行调查后,发现大部分都有家族病史的存在。比如双胞胎其中一个有白血病,那么另外一个人患病的几率便很大。所以可以看出白血病与遗传的密切联系。关于其病因,专家认为是因为一部分有遗传性的染色体出现病变,从而导致了白血病。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新兴街就是关于引起白血病的病因,总的来讲专家介绍的引起白血病的病因还是非常的详细的,若你对引起白血病的病因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咨询我们的专家,在这里我就先祝您早日康复了。

相关推荐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临床上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两大类原因,一个是非血液性疾病继发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比如最常见的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常继发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比如细菌性的肺炎、细菌性的肠炎,常可以看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经过抗炎治疗以后,多数都会迅速回落到正常范围内。再一个是在应激状态下,一些严重的创伤、严重的感染、包括一些大手术都可以见到这些情况,导致机体进入应激状态,贮存于肝脾的单核内皮吞噬系统,白细胞会迅速释放入血,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其他情况,比如一些风湿免疫性的疾病,也可以导致白细胞的升高,一些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或者一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类的药物,也可以引起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而血液系统原发疾病,常见的骨髓增殖性疾病、一些急慢性白血病也可以见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语音时长 00:54

2021-12-30

105158次收听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常规是临床最常用的化验检查,血常规会提供很多的信息,包括白细胞、血小板和血色素。白细胞又包括中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偏高,一般是指常见的几种情况:第一,病毒感染的早期,在临床上相对来讲比较常见。病毒感染的早期,会引起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降低,一般这种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变化不大,所以造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相对数和绝对数的升高,这也是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鉴别的点。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发生以后,比如白血病发生以后,会造成血液中会出现大量的幼稚的和不成熟的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这种情况下,血常规的手工分拣更有意义。因为血常规的手工分拣,能判断细胞是不是成熟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因为在白血病中,在外周血中会出现很多不成熟,或者幼稚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如果出现这些,一般提示白血病或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较大。一般会进一步的去做骨髓穿刺,骨髓穿刺可以进一步明确是血液系统哪种疾病,哪个分型,然后再去做进一步的治疗。第三,其他疾病,比如寄生虫疾病,可能会引起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偏高,这在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
语音时长 02:14

2021-10-15

78907次收听

02:09
淋巴白血病早期症状特点
淋巴白血病一般指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种类型早期症状各不相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起病较急,会出现血细胞计数和分类的明显改变。如白细胞很明显升高,出现异常的淋巴细胞,同时还伴有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白细胞计数升高容易造成病人感染;血红蛋白降低会出现乏力、贫血等;血小板降低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较缓慢,早期多数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随病情进展,有时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晚期会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化,会出现类似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症状。
01:53
红白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特别是一些骨髓增殖性肿瘤,比如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会出现红白细胞同步升高。还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病人,常可以看到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同步升高。一部分病人还伴有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升高。根据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引起的红白细胞的升高,可以通过干扰素,羟基脲治疗。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有效的治疗。
01:39
白血病早期能治好吗
白血病早期治疗效果优于晚期,但是能否治好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具体分析。最关键的原因取决于白血病的类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早期通过络氨酸基酶抑制剂,90%以上的病人可以获得功能性的治愈。而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性白血病,早期治疗的难度是比较低的。但如果是预后不利的病理分型,治疗效果实际上受病理分型的影响更大。如何判断病人预后情况,要在血液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综合病人诊断时的身体情况、白血病具体的分型和采取的治疗方案综合式确定。
白血病化疗什么时候最危险
白血病化疗最危险的时候是化疗后的1~2周,这时候可能出现骨髓的抑制,比如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粒细胞严重的减低,患者出现一些出血感染和贫血的症状,当患者出现血小板减低的时候,可以表现为鼻腔、牙龈出血、皮肤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引起患者生命的危险,当患者出现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的严重降低的时候,患者会出现感染的风险极大。如患者会出现高热不退,体温可以高达39度,甚至40度以上。同时伴有畏寒、寒战,伴有咳嗽、咳痰、气紧、气促、呼吸困难,还有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可以出现败血症、脓毒血症,发生dic的可能性,当患者出现红细胞严重减低的时候,可以表现为面色苍白,浑身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紧,所以化疗后1~2周的时候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出现血常规异常的时候,应该及时的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41

2021-05-28

18531次收听

白血病化疗后能活多久
白血病化疗以后能活多久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因为白血病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其疗效也是不一样的,白血病的生存率与疾病的分型、发病的时间、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也和患者的意志力、心态、身体素质、年龄等自身因素也是密切相关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如果处在一个高危的情况下,通过化疗后其生存率一般也不超过两三年,比如一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如果发现较早,经过正规化疗药物的治疗,患者可以生存数十年,甚至维持终身。比如一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患者也可以存活数十年,甚至20年都是有可能的,所以白血病化疗后能活多久,主要是通过上述的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
语音时长 01:26

2021-05-28

15128次收听

什么食物能预防白血病
多吃一些有营养的、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说鱼、虾、瘦肉、鸡蛋、香菇等,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白血病的发生。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往往和机体免疫力低下,经常发生病毒感染有关系,多吃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减少病毒感染的发生,对于预防白血病是有一定意义的。另外白血病的发生还和经常接触大剂量的电离辐射,比如说x射线、伽马射线有关系。如果是长期接触一些化学毒物,比如说染发剂、杀虫剂、油漆、沥青、甲醛等,也有可能会导致染色体发生畸变,从而有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的发生。所以如果要预防白血病的话,还要尽量少的接触上述理化物质。不要熬夜,多喝白开水,适当的进行运动,也有助于预防白血病。
语音时长 01:33

2021-01-07

82658次收听

白血病该如何护理
白血病患者可通过定期观察、家庭护理、隔离护理等方面来护理。
白血病很好治吗
白血病很好治吗?数十年前无论是从影视作品中还是专家意见中得到的信息就是不可治愈的。但随着社会进步,诊疗手段提升,目前长期存活的白血病患者也逐渐增多。解白血病能否治好,首先要知晓何为白血玻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自然病程
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呢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患有白血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首先我们要对白血病进行检查,白血病的检查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白血病的检查方法。您知道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吗?及早的检查疾病,及早的确诊,以便我们更好的治疗疾病。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为您介绍如下: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
白血病的症状表现有什么
我们都知道,白血病对我们身体危害极大。而且任何一种病症的患成,对生活的产生困扰和不便是不可避免的。白血病有哪些症状表现呢?了解到这些便能帮助我们提高防范意识。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介绍。一、感染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多见,在发病初期,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白血病必须要化疗吗
大多数的白血病患者都必须要做化疗,因为化疗能够迅速的杀灭大量的白血病细胞,让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是完全缓解。不过如果说患者的年龄已经很大或者说完全无法耐受化疗,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做化疗,而是要选择其它的治疗方法。
01:29
白血病的化疗费用
白血病的化疗的费用是比较昂贵的,一般都在10万左右,根据不同的类型和情况费用也不尽相同。比如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治疗费用就有很大差别;另外,白血病的相当一部分费用是花在它的并发症上的,比如说感染、出血,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而治疗不同并发症所需要的费用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中医认为,如果在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一些的中医中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它的医药费用。
01:48
小孩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在生活中导致儿童流鼻血的原因有很多,发生流鼻血可以先去耳鼻喉科,检查是否是鼻部有问题。有时儿童会用手抠鼻子,导致脆弱的鼻黏膜受伤、出血。也会和孩子饮食,生活习惯有关,作息不正常,喝水少很容易导致鼻部受伤破裂。也可通过查血常规确诊具体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