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帚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扫帚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止痒等功效,常用于辅助治疗湿疹、皮肤瘙痒、水肿等症状。扫帚菜学名为地肤子,是传统中药材之一,其种子和全草均可入药。
一、清热解毒
扫帚菜性寒凉,有助于清除体内热毒,适用于风热感冒初期或暑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使用时可将新鲜扫帚菜捣烂外敷患处,或配伍金银花、连翘等药材煎服。
二、利尿消肿
扫帚菜含有钾盐、皂苷等成分,能促进钠离子排泄,改善水液代谢异常导致的下肢浮肿。对于轻度肾炎或妊娠期生理性水肿,可用扫帚菜30克配伍玉米须煎水代茶饮。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祛风止痒
扫帚菜所含的挥发油和生物碱能缓解皮肤变态反应,对荨麻疹、蚊虫叮咬等引起的瘙痒有缓解作用。可将晒干的扫帚菜全草煮水擦洗患处,或与苦参、白鲜皮配伍制成外洗剂。皮肤破损时禁用。
四、改善关节疼痛
扫帚菜具有轻度抗炎作用,其乙醇提取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对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痛有辅助缓解效果。民间常用新鲜扫帚菜叶加白酒捣敷关节,但过敏体质者应谨慎使用。
五、调节血糖
动物实验显示扫帚菜多糖可能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来调节血糖,但临床证据尚不充分。糖尿病患者不可替代正规降糖药物,如需尝试应与主治医生沟通,避免与降糖药产生相互作用。
使用扫帚菜时应注意体质虚寒者慎用,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新鲜扫帚菜可能含有微量草酸钙结晶,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引起刺痒感,建议充分清洗或焯水后使用。作为中药材使用时,单次用量一般不超过30克,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用。日常保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




